原本打算買個二手房,但是卻被忽悠“買”了安置房 在淮安市淮安區一房屋中介內,手中拿著一份房屋轉讓合同的薛某某顯得很是無奈。據其介紹,去年8月份,他到房屋中介準備買一套二手房,但是中介工作人員告訴他,有人可以幫他購買安置房,而且此人此前在該中介幫助他人成功購買過。“價格與實際的安置房差不多,并沒有便宜多少,從價格上看并不像騙子為了騙錢而降低價格,”薛某某說,在中介工作人員介紹下,他認識了周某。 周某稱,他是拆遷辦工作人員,有的拆遷戶拿房太多,用不了,他可以幫著買賣安置房,還可以直接上戶,免了過戶手續及費用。 薛某某告訴記者,為防止受騙,他還特意打聽過周某,發現其確實經常出現在一些拆遷工地上,而且房子價格也很適中,于是他選中了一套安置房(期房),并按照要求轉給周某62.8萬首款,余款10萬待拿房時支付。 據薛某某介紹,交完錢后,周某拿出一份空白的“淮安市淮安區房屋征收(拆遷)補償安置協議書”讓他簽字,并稱,這是原拆遷戶的“協議書”,簽上“薛某某”的名字后將來可以直接拿房,省得再過戶,也就是直接上戶,但是還要等領導簽字、蓋章。 多個購房者遭遇相同騙局,涉案金額近千萬 在等待拿房的日子里,薛某某經常打電話向周某催要蓋好章的“拆遷安置協議書”,但是周某都以開會等各種理由推諉。眼看他選中的安置小區開始拿房了,但是他從周某手中購買的“安置房”卻沒有任何消息,此時的周某也已無法聯系上。于是,薛某某直接找到安置小區內他選中的房屋,發現已有人居住。 今年1月17日,薛某某到轄區派出所報警。此時他發現,與他有一樣遭遇的還有10多戶,涉案金額近千萬。 為什么會如此相信周某?中介是否參與了這場騙局?面對記者的疑問,薛某某等受害人告訴記者,周某不但與他們簽訂了“拆遷安置協議”,而且還找來“原拆遷人”與他們簽訂了房屋“轉讓”或“贈與”協議,后來才知道,所謂的“原拆遷人”也是周某一伙的。對于自己是否參與了這場騙局,中介工作人員徐先生很是委屈,他告訴記者,每介紹一筆,他只拿極少的介紹費,他現在能做的就是積極配合警方調查。 記者注意到,1月18日,淮安區房屋征收服務中心發布一則通告,稱“近期我中心了解到有部分中介和個人,在網絡媒體發布不實信息承諾拆遷協議買賣后可以調整安置房地點、樓層,拆遷協議直接變更姓名等”,并就此做出相關提醒。 記者9日從淮安市淮安區警方獲悉,目前該案涉案人員已被警方控制,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之中。 |
下一篇:釋放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
熱點推薦
熱門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