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莎 北京報道 7月各地樓市政策整體延續寬松基調,房地產支持政策繼續推出,部分城市重點圍繞公積金、購房補貼等方面繼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以期帶動市場成交。 但作為開啟下半年樓市的首月,7月市場恢復力度不及預期。 多家機構監測發現,7月商品房市場房價微跌,成交顯著下降。二手房市場成交表現稍好,成交量環比有所增加,但二手房成交價格繼續下跌,房東預期偏弱,多個城市存在以價換量現象。 新房市場表現弱于二手房市場背后,是購房淡季來臨,新房供應趨緩,業主停貸事件加劇購房者對期房的擔憂,影響其入市購房節奏。相較而言,二手房確定性更高。 7月28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,明確要穩定房地產市場,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、不是用來炒的定位,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,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壓實地方政府責任,保交樓、穩民生。 多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,保交樓將成下半年房地產階段工作重點,短期來看因城施策力度或升級。 二手房表現好于新房今年上半年樓市整體表現呈“前低后高”特征,在供需兩端,尤其是需求端多樣化政策支持下,市場修復態勢明顯。隨著政策效果持續釋放,7月市場本該延續6月的恢復態勢,但從數據表現來看,并非如此。 多家機構監測發現,7月新房、二手房價格環比雙降。如據中指研究院數據,7月百城新建住宅均價為16204元/平方米,環比止漲轉跌,跌幅為0.01%;百城二手住宅均價為16012元/平方米,環比下跌0.09%,跌幅較6月擴大0.07個百分點。 除了整體房價下跌,7月新建住宅價格環比價格下降城市較6月增加6個,達47個;二手住宅價格下降城市更多,共69個,較6月增加11個。從環比跌幅來看,哈爾濱和湛江新房及二手房價格環比跌幅均超0.5%。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亦發現7月重點城市二手房價格轉跌,但市場存在分化,一二線城市市場均價維持上漲態勢,三四線城市均價下跌。一線、二線和三四線城市7月二手房均價環比分別上漲0.69%、0.19%和下降0.59%。 房價下降的重要共性原因是夏季高溫,購房消費進入淡季,疊加市場信心尚未完全恢復,預期不穩。具體到新房市場,7月市場推盤節奏趨緩影響新房成交,另外,在業主停貸事件、房企爆雷現象等沖擊下,購房者對期房的信心繼續轉弱,部分購房需求外溢到二手房市場,帶動二手房成交。盡管如此,二手房市場的信心亦未完全恢復。 Wind數據顯示,7月3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套數共11.77萬套,較6月下降28.2%,成交面積1293.9萬平方米,環比下降30.1%。 一線、二線和三線城市商品房成交都存在不同程度下降。中指研究院發現,7成城市7月成交量環比下跌,其中二線代表城市降幅最顯著,下跌45.8%;一線代表城市和三線代表城市分別下跌12.9%和27.9%。但也有城市新房成交量繼續增加,如武漢7月成交量環比上漲16.4%。 與新房市場相對,貝殼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,7月二手房市場保持修復,成交量環比穩中有升,同比自去年年中以來首次止降轉增。50城中東莞、廊坊、北京、上海、天津等近5成城市二手房成交量指數較上月增長,寧波、太原、鄭州、南京、蘇州等超6成城市成交量指數超過去年同期。 除了部分購房者轉向二手房市場外,貝殼研究院分析認為,房貸利率低、近50城商貸首付比例低至兩成降低購房成本,樓市支持政策加碼,疫情防控得力促進樓市交易恢復等是推進7月二手房市場成交量穩中有增的重要原因。 但該機構也指出,雖然交易量在修復,但市場預期仍然較弱。從采訪情況來看,市場以價換量現象明顯,如熱點城市成都的二手房市場亦存在明顯的以價換量現象。 “保交樓”成政策重點據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統計,年內已有210余個省市累計出臺樓市支持政策近600次。其中7月有83個省市推出與房地產市場有關的政策93次,包括公積金相關政策約50次,優化限貸相關政策約20次,政策出臺節奏較前期有所放緩。 早在6月,就有業內人士分析,部分城市政策已經“應出盡出”,但從7月市場表現來看,市場修復的節奏放緩,部分城市成交下降。市場修復不及預期的城市繼續加大需求端政策支持力度,吸引購房者入市購房。 在各地7月推出的政策中,以公積金支持政策為多。如深圳、唐山等地推出或擬推出公積金“一人購房全家幫”;蘭溪、遵義、肇慶、臺州、韶關等地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或降低公積金首付比例,麗水還定向增加三孩家庭以及人才購房的公積金貸款額度。 另外,發放購房補貼、減免購房契稅或發放契稅補貼也很常見,南京高淳、江西進賢、安徽池州、寧夏固原等地均有類似政策推出。 除此之外,近期業主停貸事件引發市場廣泛關注,銀保監會多次發聲“保交樓”,多地也積極研究問題樓盤處置化解方案,如鄭州擬成立地產紓困基金、咸陽出臺“一對一”幫扶政策推動項目風險穩妥化解;西安等部分城市收緊商品房預售監管,防范商品房延期交付問題。 7月28日,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房地產的表述中,將“穩定房地產市場”放在首位,強調要壓實地方政府責任,保交樓、穩民生,并明確要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。 中指研究院認為,短期內“保交樓”將是各地政府關注的焦點,政府助力問題項目紓困的政策力度或將加大。 該機構指數事業部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,短期房地產政策優化調整力度仍有望加大,供需兩端政策均有空間,二線城市限購、限貸、限售等政策或將進一步優化;而更多三四線城市的行政限制性政策則有望全面取消。 展望未來市場,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王小嬙認為,短期新房去化將承壓,二手房市場有望進入恢復快車道。 王小嬙表示,雖然中央及地方政府積極解決新房爛尾問題,并多次發聲“保交樓”,但新房市場近幾年質量房、爛尾樓等現象并不少見,短期購房者或難以消除對購買新房的擔憂,尤其是對現金流緊張的房企。部分購房者將更加青睞二手房,尤其是次新房。 |
熱點推薦
熱門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