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 > 科技

專利“先用后付” 創新后勁更足(經濟時評)

2023-02-17 17:55:57 來源:人民網

  不斷探索好用管用的機制做法,加速科技成果轉化,創新的活力必將持續涌流

  專利也可以“先用后付”了?前段時間,北京首例先使用后付費的高校專利許可案例在中關村落地,從協商到簽訂協議僅用半個多月。北京市科委、中關村管委會等部門鼓勵高等院校、科研機構、醫療衛生機構授權中小微企業先行試用科技成果,允許企業在試用后再支付專利許可費,為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能提供了新思路。

  從實驗室到產業化,想實現科技成果轉化,其實并不輕松。長期以來,專利要價高、信息披露和交流渠道不暢、成果評估耗時長、企業對成果信心不足等問題,都是阻礙科技成果轉化的難點。只有不斷創新機制,打通梗阻,才能讓更多優秀的科技成果加速轉化。

  加速轉化,需要打破信息壁壘。從實踐來看,企業和高校等機構間往往不缺初步的信息了解,甚至早已是合作多次的伙伴,但在面對新的技術專利時,雙方還是存在對技術先進性、成熟程度和實際市場前景的信息誤差。出于風險擔憂,企業往往要用大量時間精力進行專利評估,而先使用后付費的嘗試,恰好加速了這一過程,讓專利及時投入市場驗證,不再被“束之高閣”。

  加速轉化,需要完善服務體系。一項科技成果成功落地,既需要高校、科研機構、企業這些供需主體,也離不開政府部門、科技中介機構等橋梁渠道。技術交易所、評估機構、律師事務所、擔保機構等可以在多個環節提供專業力量,科技、教育、財政等政府部門也可在組織試點、激勵創新等方面加強聯動、切實推動。多方通力合作,完善服務體系,科技成果轉化當能如虎添翼。

  加速轉化,需要創新分配機制。從實踐來看,由于專利許可費通常較高,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難免擔心成本回收問題。先使用后付費模式的試點,前期降低使用門檻,鼓勵企業大膽嘗試,后期里程碑式付費,探索收入提成等多種分成方式,既兼顧了供需訴求,又充分調動了積極性,促成了彼此的深度合作。未來,相信隨著更多轉化合作的達成,將有一系列分配方案出現。

  北京的探索并非孤例。從暢通對接到降低門檻,從創新機制到完善保障,近年來,各地各部門都在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努力。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《2022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》顯示,高校有效專利許可率近5年穩步提升,2022年達7.9%,較上年提高0.9個百分點;科研單位有效專利許可率為6.3%,較上年提高0.5個百分點。

  明者因時而變,知者隨事而制。只要不斷探索好用管用的機制做法,加速科技成果轉化,創新的活力必將持續涌流,更多優秀科技成果定能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現實生產力。

免責聲明:本文內容由用戶注冊發布,僅代表作者或來源網站個人觀點,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,與本網站無關。本網系信息發布平臺,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網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如因作品內容侵權需刪除與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盡快通過本網的郵箱或電話聯系。

熱點推薦

熱門排行

本網內容均采集自網絡,如有問題請將投訴發送到郵箱hyxs2020@qq.com我們會及時處理!

版權所有:新潮資訊網 備案信息:京ICP備13000000號

黄网站免费全天|亚洲精品在线观看a无码|天天草天天射天天搞天天日天天搞|AV电影婬片高清